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通讯员 郭文丁 韩芳玉 刘荻)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沧州任丘市吕公堡镇杨村紧紧抓住移风易俗这一关键着力点,以党建为鲜明旗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直击婚丧嫁娶中的陈规陋习,为乡村发展注入文明力量,让百姓生活更添清爽新风。
党建 “掌舵” 理事会“轻装上阵”
杨村,这个拥有202户、612人的小村庄,村党支部宛如坚固的战斗堡垒屹立在前。党支部书记张如平勇挑重担,担任红白理事会会长,带领着由村委、村民代表和党员等 6 人组成的固定核心团队,平均年龄严控在 50 岁以内,既保证经验又充满活力。
在深入调研、广泛征集村党员群众意见后,党支部依据本村实情,精心修订《红白理事会章程》,将移风易俗诸多要点,如抵制高价彩礼、倡导厚养薄葬等,融入村规民约。当有红白事儿时,主家提前向理事会报备,理事会向村“两委”报备,随后主家可按需挑选理事会成员协助操办。党员们在其中以身作则,严格遵循章程,摒弃以往繁杂的 “大操大办” 旧俗,以精简高效的新模式,在互信基础上帮百姓降低成本,让理事会真正成为移风易俗的有力 “执行者”。
党员先行 宴席“简约不简单”
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在杨村展现得淋漓尽致。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利用村头群众会、挨家挨户走访等契机,对宴席的菜品数量、质量、价格精准 “把脉”,制定出贴合村情的 “四季菜单”。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员志愿者们纷纷行动,发放宣传资料、张贴醒目的村规民约,用耐心与热情一点点转变群众观念。白事儿主打经济实惠的 “大锅菜”,喜事儿则以精心搭配的 “四季菜单” 为主。党员带头践行,让大家看到这种简约宴席既美味可口,又大幅削减开支、避免浪费,使新宴席模式稳稳扎根,让村民吃得开心、办得省心。
党徽闪耀 礼金“回归初心”
杨村“两委”将党建引领贯穿移风易俗全程,巧用各类宣传阵地,奏响文明“最强音”。大喇叭定时广播、微信公众号推送、短视频生动展示,多渠道宣传移风易俗意义,引导村民树立正确价值观。
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率先垂范,以自身行动当“活招牌”,吸引更多村民加入。尤为亮眼的是,村里利用微信群搭建起温情满满的信息交流平台,让祝福跨越时空、以电子礼金形式传递。党员们带头倡导设置金额上限,纸质红包少了,铺张攀比没了,礼金重新承载起真挚祝福,回归“礼”之本源。
今年以来,杨村有3例红白事办得简约得体,未现“大操大办”乱象,群众对移风易俗满意度直线攀升。展望未来,杨村党支部将继续砥砺前行,引领辖区党员群众与陈规陋习“挥手作别”,拥抱文明新风,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赋能,书写乡风文明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