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长城网 > 燕赵风采

长安区人民检察院:聚力安商护商暖商 为创建法治化营商环境增添检察动能

2025-01-03 14:48:00 作者:赵怡康 杨文娟 来源: 长城网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通讯员 赵怡康 杨文娟)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2024年以来,长安区人民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最高检和省市院的工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突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检察本色,坚持改革与创新双轮驱动,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一、主业为基,筑“安商”检察防线

长安区院坚持深耕主责主业,围绕企业所需、民心所向,以实际办案成效惠及企业,助力发展。一是严打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犯罪。充分发挥批捕、起诉职能作用,依法严惩金融诈骗、合同诈骗、侵犯知识产权等犯罪,重拳打击非法集资、房地产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办理了一批金额巨大、涉案人数众多、影响较大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及房地产案件,不断把“三场硬仗”工作引向深处。二是严惩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开展“啄木鸟”专项行动,深度对接《刑法修正案(十二)》精神及最新检察政策导向,依法惩治民营企业内部人员实施的职务侵占、挪用资金、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等侵蚀企业肌体的犯罪行为,帮助企业既“清蛀虫”又“建机制”。以案件办理为导向,剖析职务侵占案件背后的企业治理问题和管理漏洞,制发检察建议3件次,开具强效“清廉药方”,推进清廉企业建设。

二、监督为翼,织“护商”法治网络

长安区院坚持办案与服务并行,惩治与保护并重,打击与防范并举,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一是精准监督,护航企业稳健前行。针对某受害企业被合同诈骗案“应立未立”的控告,深入剖析案情,厘清争议焦点,有力督促公安机关立案,赢得企业的高度认可与锦旗致谢。在另一起涉及企业被不当刑事立案的控告中,严谨审视案件性质,推动撤销不当立案,有效防止了刑事手段对经济纠纷的不当介入,助力企业卸下包袱、轻装上阵。二是机制创新,织密知识产权保护网络。联合长安分局、长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会签《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协作意见》,建立联合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机制,推动形成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的整体合力。三是协同办案,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针对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反映出的北京某汽车销售公司存在的问题,“把脉问诊”找症结,“因案施策”促解决,向该公司制发检察建议,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三、沟通为桥,递“暖商”司法温度

长安区院紧贴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以“有呼即应、无事不扰”的姿态,持续升级服务效能,将企业的“需求清单”转化为检察机关的“行动指南”。一是开展“检企面对面”座谈会。在办理杨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时,走访受害企业并展开面对面座谈会,精准把脉企业需求,开出整治良方,助力企业查漏补缺、防患于未然。二是举办“以检之力 护企安商”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区工商联、区发改局相关领导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10余人莅临检察院,通过实地探访与座谈交流,共商合作大计。会上,各方就深化沟通协作、优化涉企服务、强化法治宣传等议题达成共识,携手绘制护企安商的新蓝图。三是举行“送法入企”专题讲座。秉持“以办案推动普法,以普法带动办案”的工作理念,精选真实案例,为我区50余名企业代表开展专题讲座,提醒企业代表警惕在纳税、融资贷款等领域潜在的法律风险,坚守法律底线,为企业的稳健发展筑起坚实的法治防线。

企之所盼,检之所向。下一步,长安区院将紧紧抓住企业所需、所求、所盼,以“办一案、助一企、护一片”的实干精神,为企业发展提供更优检察供给,全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强劲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关键词:长安区人民检察院 责任编辑:刘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