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升级,严重威胁公众财产安全。银行业作为金融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始终将反诈工作视为重中之重。通过警银合作反诈防控机制的有效运行,电诈案件的发案率得到有效遏制,群众的财产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近日,一位23岁承德户籍女子魏某持异地卡前往廊坊城郊联社营业部,要求提取现金1.9万元,工作人员遵照柜面反诈防控流程,首先要求魏某扫码进行了公安两卡风控信息登记。随后在为客户进行取款操作时,系统智能弹窗,提示账户资金为24小时内来账。工作人员立即提高警惕,查询了魏某的账户交易流水。发现该账户自开立后长期无交易,近期突然启用并于进行微信银行及电话银行签约。分析其交易,有多笔小额测试性来账,交易呈现分散转入集中转出的特点。通过询问,魏某无法清楚说明账户内多笔资金来源。工作人员凭借高度的职业敏感性,结合种种可疑迹象,确认魏某账户存在可疑,随即与当班同事暗语沟通,示意稳住魏某,自己则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新开路民警接警后迅速出警,经调查后,确认魏某电信涉诈属实,现已将魏某移交公安机关刑侦部门。
此次警银协力合作,通过高效的信息沟通,新防控技术手段的应用,切断了违法链条,阻止了涉诈资金流出,是警银联防联控、信息共享,成功拦截电信诈骗案件的典范,避免了群众的财产遭受损失,守护了资金安全。今后警银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机制,加强账户管理,扩大宣传教育,优化技术手段,不断提升电诈防控的准度和效率,全力构建金融安全防护网。(通讯员 金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