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枣强农商银行于9月15日至21日组织开展以“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围绕“为民办实事、规范营销行为、抵制非法中介、防范电信诈骗”四大核心任务,立足县域金融服务特色,创新实施“三维立体”宣传模式,期间累计开展主题活动3次,覆盖社区、乡村、校园等重点区域,服务群众800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3000余份,切实提升了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
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现场。谭冰 供图
统筹部署,构建立体化宣传格局
活动启动前,该行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制定了《金融教育宣传周实施方案》,明确“下沉基层、精准触达”工作原则。结合县域特点,推动宣传资源向三类场景集中:首先将营业网点作为宣传主阵地,设立“金融知识角”,配备“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宣传海报和横幅;其次依托流动金融服务站,结合“一池两新万企”行动,组建金融知识宣传小分队,开展“风险提示送上门服务”,实现辖内乡镇全覆盖;此外,创新采用“传统+数字化”传播模式,通过官方公众号推送图文解读,制作“防非反诈”短视频等多元化创意形式,切实提升宣传的时效性、客观性、全面性,让金融知识宣传更接地气、更贴近民生。
精准选址,打造沉浸式宣传场景
该行以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为契机,紧扣“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主题,聚焦夜市经济场景,在枣强县四中广场设立“金融服务驿站”,通过悬挂主题横幅、摆放反诈宣传展板、设置互动游戏区等形式,组织开展“金融知识进夜市”活动,营造“抬头可见、驻足可学”的宣传氛围。针对夜市摊主及消费者,开展“以案说险”微课堂,结合“虚假贷款中介”“高息理财陷阱”等典型案例,用方言土语讲解“如何识别伪造银行短信”“个人信息保护要点”等内容,同步提供社保卡激活、小额零钱兑换等“夜市微服务”,现场为15名摊主办理聚合支付码,解答理财咨询 60人次,实现“宣传+服务”双落地。活动期间发放宣传折页240张,累计参与互动30人次。
加强反诈宣传,弘扬诚信文化
针对老年人、农村居民等重点群体,实施差异化宣教策略,例如:枣强农商银行充分利用“消保驿站”开展“银发金融课堂”,通过情景模拟演绎“保健品诈骗”“冒充公检法”等典型案例,组织老年客户参与“反诈知识有奖问答”,发放放大镜、助老版宣传手册等适老物资。充分利用农忙时节,在田间地头设立“移动宣传站”,围绕粮食补贴发放、涉农贷款政策等内容开展宣讲,举办“防范非法融资”专题沙龙,多渠道、多层次、多样式、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提示,避免消费者盲目投资和冲动交易。
下一步,枣强农商银行将建立金融教育长效机制,持续深化“金融+社区+政务”合作模式,将宣传周活动成效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常态化实践,为构建安全健康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贡献农商力量。(通讯员 谭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