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 至10日,“环渤海盐碱地油菜多功能利用暨节水高效种植技术现场观摩会”在沧州黄骅市举办。
此次会议由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衡水综合试验站、河北省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特色油料创新团队油菜育种与栽培岗、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沧州市农林科学院联合举办,40余位国家油菜体系专家、河北省特色油料创新团队人员及当地种植大户参会。
黄骅市常郭镇李子札村土壤盐碱化严重,“靠天吃饭”,作物收入低。经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衡水综合试验站等油菜创新团队多年试验,发现含盐量3‰左右及以下的土壤可种冬油菜。2024年秋季,黄骅市友和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种植1600余亩冬油菜,目前长势良好。
观摩会上,示范基地负责人张志清,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杨树昌,沧州市农科院研究员王庆雷,国家油菜体系衡水综合试验站站长李爱国分别介绍相关情况。
河北省特色油料创新团队首席研究员田国英对发展耐盐碱油菜提出建议与规划,与会人员就耐盐碱油菜选育及改良盐碱地展开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油菜在环渤海盐碱地潜力巨大,耐盐碱油菜耐盐碱能力强、改良效果好,还可采用“油菜+高粱”等高效种植模式。此次观摩会为河北省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助力油料扩面提产,推动盐碱地改良与利用迈向新台阶。(通讯员 李积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