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强农商银行:织密反诈“防护网” 护牢群众“钱袋子”
来源: 枣强农商银行  董宏勇
2025-07-21 16:46:53
分享:

  今年以来,面对不断翻新的诈骗手法,枣强农商银行将防范诈骗置于风险管理的核心位置,压实责任,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和完善反诈工作响应机制,构建起“账户治理、宣传培训、警银联动”三位一体防控体系,织牢织密反诈防护网,全力守护客户资金安全。

  枣强农商银行用心用情做好反诈宣传工作。董宏勇 供图

  严把账户管理关键环节。一是严把账户治理关口。建立“每日排查+专人筛查”机制,当日完成冻结账户风险识别,筛查资金异动、大额交易、跨行交易等,数据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有效防范潜在涉诈风险。二是严把新开账户关口。推行“1234”工作法,“一问”明背景、“二查”核身份、“三签”强责任、“四限”控风险,差异化设置非柜面交易限额,确保新开户客户风险可控。三是严把大额取现关口。建立大额取现“五查机制”,查余额、核流水、问用途、验对手、判风险,审核无误后再办理,最大限度避免群众财产损失。

  枣强农商银行用心用情做好反诈宣传工作。董宏勇 供图

  守牢宣传培训主阵地。该行将反诈知识教育视为防范诈骗的治本之策,一是提高员工反诈专业能力。组织员工开展反诈专题培训会3场,累计培训530余人次,培训内容涵盖最新的诈骗手法解析、典型案例演绎剖析、柜面业务操作风险要点及应急处置方法等,培训过程中,特别加入“互动与反馈”环节,通过分组模拟客户接待、理财咨询等真实场景,让员工在逼真的业务场景中,如大额转账、异常开户、情绪激动客户要求解除限额等,练习如何有效沟通、识别风险点、运用话术技巧劝阻客户,提升临场应变能力。

  同时,对成功拦截的案例进行深度复盘,提炼关键风险信号和有效处置经验,全员参与“找问题、提建议、优服务”,确保一线柜员、客户经理、后台风控人员知识库实时更新。二是线上阵地全覆盖。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不定期推送图文、视频等形式的反诈内容,解析最新骗局、揭露诈骗套路、传授防范技巧,向高风险易感人群以及频繁进行网络交易的客户,定向发送反诈提醒短信或APP消息。三是线下渠道沉浸式渗透。紧抓网点宣传主战场,在营业网点显著位置布放反诈宣传折页、海报、展板,电视屏滚动播放反诈标语和公益广告,设置反诈咨询台,利用客户等候时间,通过电视屏幕循环播放反诈短片和“面对面”宣讲等形式,将反诈宣传嵌入业务办理的每一个环节。此外,该行联合县公安局反诈中心,积极参与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集中宣传,组织员工深入社区、企业、学校、养老机构、乡村集市等场所,举办“金融知识走基层”“反诈课堂”等主题活动,重点针对老年人、学生、务工人员等群体,开展面对面、接地气的宣讲,结合真实案例进行警示。        

  警银协作提升联防联控效能。该行建立与县公安局反诈中心的长效联动机制,进一步筑牢反诈防线。一是信息实时互通。与反诈中心建立联络员制度,上半年累计排查大额取现可疑线索34条,及时防堵可疑资金流窜。二是完善应急处置。建立“分级预警—快速联动—闭环处置”的标准化流程,线索上报到应急响应各环节无缝衔接。三是畅通申诉渠道。对于排查出的被骗客户,积极与受害者、反诈中心沟通协调,帮助受害者成功申述,解除账户管控,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2025年上半年该行配合公安机关查询止付63户,止付金额239万元,有效拦截诈骗案件2件,为客户止损6.3万元。反诈工作成效显著,获得客户一致好评并收到县反诈中心的信函表扬。

  下一步,枣强农商银行将持续从流程优化、协同治理和公众宣传教育多维度发力,形成反诈工作新格局,打好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组合拳”,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钱袋子”。(通讯员 董宏勇)

关键词
枣强农商银行
责任编辑:杨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