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历经8小时的施工作业,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精准注入X03号风机基础模板,河北交投基础设施工程有限公司沽源县 5 万千瓦风电项目最后一座风机基础浇筑完成。经过43天不间断的拼搏奋战,沽源县 5 万千瓦风电项目7台风机基础混凝土浇筑工作全部圆满完成,标志着项目从基础施工阶段正式转入风机吊装筹备阶段,为2025年底全容量并网发电奠定坚实基础。

该项目位于张家口市沽源县西南部,作为“张家口源网荷储一体化碳中和示范项目(二期)”核心组成部分,规划安装6台单机7.15 兆瓦和1台7.10兆瓦风电机组,配套建设两回110千伏升压站及 7.5 兆瓦/15兆瓦时电化学储能系统。本次浇筑的X03号风机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圆形扩展结构,单基基础直径达 20.8 米,单台风机基础需浇筑C40 混凝土750立方米,并采用42根有效桩长24米的桩基设计,如同“钢铁筋骨”筑牢风机承载根基。

“针对沽源冬季低温、多风的极端气候,项目团队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在材料选用上,全部采用高标号“C40-F200-P6”早强防冻混凝土,通过优化配比掺加抗裂纤维(即螺放形聚乙稀醇纤维),既能防渗水又提升抗冻性,确保基础在零下30摄氏度的环境下仍具备强耐久性。”项目负责人介绍说,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创新采用 “分层浇筑、斜面推进”工艺,配置5台混凝土搅拌车和2台泵车同步作业,每台基础浇筑连续作业时长超8小时,振捣手、质检员、安全员分工协作,实时监测坍落度与温度数据,全程实现 “零差错” 管控。
为攻克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难题,工程团队在基础内部埋设测温线,通过电子测温仪进行精确测温,建立“内部-表面-环境”三重测温体系,通过覆盖五层棉被加保温膜的方式进行保温保湿,严格控制内外温差,有效防范温度应力裂缝风险。针对部分风机基础的桩基施工,技术团队提前开展地质勘察,优化42根桩基的定位精度与钻孔深度,每道工序均经监理单位专项验收,最终桩基承载力检测全部达标。

自9月 25 日风电基础工程启动以来,项目团队克服海拔1500米以上的坝上高原地区施工挑战,抢在冻土期来临前完成全部风机基础施工。河北交投集团通过专项督导检查,协调解决材料运输、冬季施工保障等难点问题,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速。据项目负责人介绍,7台风机基础的顺利完工,验证了“自然地基 + 桩基”混合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其标准化流程可为同类高原风电项目提供借鉴。
下一步,项目团队将全面推进风机吊装及升压站设备安装工作,计划于12月初启动首台风机吊装,力争年底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助力构建 “风储一体化” 清洁能源供应体系,为京津冀地区打造绿色能源产业集群注入强劲动能,为“双碳”目标落地提供坚实支撑。(作者 王霄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