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谋”为先,优化人员配置。坚持审计工作全局“一盘棋”思维,在审计组人员安排上,打破股室职能设置界限,强化横向联动,整合人力资源。根据审计项目需要,合理搭配审计人员,既有多次参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业务骨干,也有多年乡镇工作经历的老审计人,还有近年来新招录的年轻审计干部,不断优化人员配置,做到“新老搭配,以老带新”,形成审计合力。
二是“研”为重,明确审计思路。重点研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及资金使用效益等问题,结合审前调查掌握的资料和相关法规政策,运用座谈、询问等方式,了解被审计单位职能职责,全面把握被审计单位总体情况,科学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明确审计重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聚焦财政资金提质增效、落实过“紧日子”等重点任务,重点揭示挤占挪用、损失浪费及财政资金滞留、使用效益低效等问题,切实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查深查透,做好人民的审计卫士,提高各类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是“查”为本,紧盯审计重点。重点关注“三重一大”执行情况,尤其是大额资金支出决策的重要性,审核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在投资决策、工程招投标、大宗商品采购、大额度资金使用等方面,决策过程是否遵循民主讨论、集体研究、科学决策等决策程序,是否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是否进行充分可行性研究论证,是否存在盲目决策等问题,切实发挥审计在督促领导干部切实履行管理责任,保护国有资产的完整性以及国有资金的使用效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是“改”为要,夯实整改责任。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查出存在的问题,根据领导干部的职责分工,并且将相关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后,依法依规认定其应当承担直接责任或者领导责任。同时与被审计单位及对象进行良好的沟通,全面反馈审计发现的问题,共同推动问题整改落实,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切实提升该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质效。
【专题】灵寿县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