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武邑联社快速反应阻断一起非法集资事件
来源: 武邑联社  王慧
2025-07-14 18:25:40
分享:

  7月11日上午,一位中年男子手持18万元未到期定期存单到武邑联社网点办理提前部分支取业务,柜员按照业务流程进行现金用途询问,结果不然,一次常规的业务询问,竟牵出了一桩线下非法集资事件。

  当天上午,客户来到柜台要求提前支取4万元存单,柜员按规定询问资金用途。客户略显兴奋地表示,这笔钱1万元自用,3万元要用来购买期货,“利润高得很,上午能挣1000元,下午再挣1000元!”短短几句话引起了柜员的高度警惕——如此“天上掉馅饼”的收益承诺,与常见的诈骗或非法集资话术高度吻合。

  凭借敏锐的风险意识,柜员当即判断此事疑似诈骗,于是第一时间告知委派会计。委派会计立即联系当地公安局反诈中心,根据反诈中心指导,告知客户需到反诈中心审批盖章后才能办理支取业务。这一要求引起客户的不满,声称信用社的阻拦会影响他“挣钱”,甚至指责工作人员耽误其“发财”。

  就在劝说陷入僵局时,客户的手机收到一条微信:“如果银行不给提现,把钱存到银行卡也可以。”这句话让在场的柜员警觉升级,立即将情况上报武邑联社。武邑联社迅速联系反诈中心,经沟通后,反诈中心告知:“拖住客户,我们马上到现场了解情况!”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就此展开。网点工作人员一边耐心安抚客户情绪,一边巧妙周旋拖延时间。几分钟后,反诈中心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向客户详细询问了资金用途、所谓期货项目的具体情况等信息,在初步核实相关疑点后,立即做进一步调查。7月12日上午,与反诈中心进一步沟通后得知,该客户并未遭遇电信诈骗,而是卷入线下非法集资活动。

  此次事件中,从柜员的敏锐识别,到各部门的高效联动,再到与反诈中心的无缝配合,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金融机构守护客户资金安全的坚定决心。非法集资往往披着“高收益”“低风险”的外衣,以“快速致富”为诱饵,实则暗藏陷阱。

  武邑联社将持续强化员工风险防控意识,严守金融安全防线,用专业与责任为每一位客户的“钱袋子”保驾护航。(通讯员 王慧)

关键词
武邑联社
责任编辑:杨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