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深州农商银行永安大街支行营业厅,一场因一张10年旧存单引发的业务“风波”,在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处理下,最终化作一幕温暖人心的场景,生动诠释了“服务为民”的金融本色。
当天下午,一位老人手持一张10年前的定期存单,焦急地来到柜台前,表示要取款为孩子缴纳学费。柜员小田在系统核查时发现,这张存单早在7年前就已办理过挂失手续。面对系统提示与老人“存单从未离手”的坚定说法,现场气氛一度陷入紧张。
“老人当时情绪比较激动,我们非常理解。”柜员小田回忆道。她没有急于反驳或简单解释,而是先安抚老人情绪,并温和引导他回忆过往细节。在耐心的沟通与提示下,老人渐渐想起,当年曾因搬家误以为存单遗失,便办理了挂失并补发了新存单,事后虽找回了旧单,却因疏忽未作处理。
为彻底打消老人的疑虑,该支行运营主管主动调阅并找出了7年前的挂失原始凭证。当那份字迹清晰、印鉴鲜明的历史档案呈现在面前时,老人终于恍然大悟,连声道歉:“是我自己记性不好,差点错怪你们了!”
误会冰释后,柜员并未就此止步,而是贴心提醒老人,当年补发的存单现已到期,建议他尽快携带有效凭证前来办理转存或取款,以确保资金安全和收益。这一负责任的做法,让老人的权益得到了切实保障。
“这本是一件容易产生纠纷的事,但银行员工的耐心和负责,不仅化解了矛盾,更赢得了客户的信任。”现场客户王女士目睹全程后感慨道。
在基层金融服务中,此类因年代久远、记忆偏差引发的“小插曲”并不罕见。深州农商银行永安大街支行的工作人员用行动证明:多一份将心比心的理解,多一次主动作为的担当,就能让规范的金融服务,真正传递出直抵人心的温度。(通讯员 魏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