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入推进“一池两新万企”行动,涿鹿农商银行将工位搬进集市,走到百姓身边,真正做到从百姓所需出发,解决所遇实际问题。
清晨六点半,涿鹿县马军庄村集市已是人声鼎沸。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中,涿鹿农商银行小额信贷中心的移动服务点刚到,就被赶集的乡亲们围了个水泄不通。
“听说农商银行把贷款业务办到了集市上,我特意赶来问问!”养殖户老张攥着宣传单挤到前排。信贷员小王笑着说:“大叔别急,今天咱们就是专门来给大家解决问题的。”
集市上的金融宣传。“信用贷款就像咱庄稼人的‘及时雨’,不需要抵押担保,凭信用就能借!”该小贷中心闫经理站在人群中间,举着喇叭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解:“比如您想进一批饲料手头却资金紧缺,申请后最快当天钱就能到您手里。”
卖杂粮的刘大嫂听得入神:“利息咋算?会不会很高?”客户经理小王立即掏出计算器现场演算,清晰的数字让围观群众纷纷点头。
现场办公效率翻倍。“真能现场办理?”水果摊主老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坐下。客户经理小王打开河北农信“振兴快贷”,几分钟就完成了资料录入。“您的征信良好,预审批额度五万元,当下就能放款!”老杨惊喜地拍腿:“这下扩大摊位的资金有着落了!”
不到半天时间,这个临时服务点已接待咨询群众200余人次,现场受理贷款申请12笔,预授信金额达65万元。
普惠金融的民生温度。该小贷中心闫经理表示:“很多农户起早贪黑赶集挣钱,没时间到网点办理业务。我们把服务送到集市,就是要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将温暖送到农户身边。”
集市人群渐渐退散,信贷团队收拾材料时,几位农户还追着问下次来的时间。看到那些因得到涿鹿农商银行资金扶持而舒展的眉头,成为每名涿鹿农商银行员工心头最大的抚慰,他们将金融服务融入柴米油盐的市井烟火,化作助力梦想的温暖力量。(通讯员 杨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