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深州农商银行始终坚守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初心使命,立足县域经济主战场,以“机制创新+精准施策”双轮驱动,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通过“统筹部署强合力、厅堂锻造提效能、服务下沉惠民生”三维发力,全面构建“有速度、有温度、有深度”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尤其是今年以来,该行着力推动“一池两新万企”行动向纵深延展,从领导班子包联督导到智慧网点场景升级,从“政银企村”协同共建到流动服务站进村入户,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县域经济沃土,书写新时代农村金融机构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
统筹部署强引擎,汇聚发展合力。在包联督导方面,该行积极落实领导班子包片、中层干部包网点机制,每周下乡调研督导工作完成情况,充分了解基层金融服务实际困难,提出整改建议,形成“每周有督导、每周有改进”的工作格局。截至3月末,通过调研督导发现涉及业务拓展、贷款营销等方面瓶颈问题27个,提出破解难题实招建议120余条,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在深化银企对接方面,该行组织全辖11个营业网点金融服务专员参加深州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金融服务专员培训会,对接辖区重点企业,建立“一对一”专属服务团队,定期走访调研,量身定制融资方案、资金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通过举办银企洽谈会、金融产品推介会等活动,精准匹配企业需求,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实现银企共赢。同时,积极构建“政银企村”四方协同机制,联合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打造“信用园区”,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享资源信息、联合开展“一村一品”产业扶持行动,精准对接乡村特色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截至3月末,已与12个乡镇政府、45个重点村、3个园区签订战略协议,累计为37家企业发放贷款3.4亿元,进一步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聚焦厅堂强队伍,锻造“服务铁军”。一是提升员工业务技能和服务质量。结合实际,该行制定运营主管等级制管理办法,按网点经营情况、业务能力和工作质量和基础规范等内容,全年分4期对29名运营主管(分理处负责人)进行等级评定,树立模范标杆,充分调动运营主管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同时,为进一步强化员工能力素质,该行组织全行100余名柜员分批次参加业务技能比赛,不断提升柜面人员学习、创新和竞争能力,为推动全行业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二是强化网点建设赋能业务发展。该行结合网点业务量和转型发展导向,按照“1+1+2”的模式,统筹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持续加大智能设备投入,截至3月末,该行建设新型网点15家。打造智慧银行网点34家。同时,进一步加大适老化改造投入,从硬件设施适老化改造着手,为全辖34个营业网点配齐急救药箱、血压仪、雨伞等关怀设施,防滑保护、轮椅、适老座椅、老花镜等便民设施。三是开展主题活动丰富客户体验,该行以传统节日为依托,制定2025年度重大节日活动计划表,围绕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策划“金融惠民+”系列主题服务。例如,“三八”妇女节该行开展了“女神驾到·农商财花相赠—深州农商银行三八节特别献礼”活动。通过现场开通手机银行赠送鲜花吸引600人次参与,在开展活动的同时,该行工作人员着重针对保本高息、养老投资、电信网络诈骗等金融诈骗活动开展风险提示和教育宣传,揭示常见的诈骗手段并宣讲应对措施,“不听不信不汇款,不点链接不泄露”,帮助消费者树牢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识别能力、树立正确消费观念。
创新服务模式,延伸服务触角。该行积极成立金融便民服务队,为打造一支有温度、有担当的金融服务先锋队夯实了基础。实践中,该行组建34个“金融便民服务队”,工作人员携带“e挎包”移动展业每周不少于2天下乡,赴包联村镇、企业商户逐户走访,为全辖商户开通聚合支付收单、手机银行、数币签约等业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维度金融服务。在创新厅堂服务模式上,该行紧紧围绕客户需求,坚持“真诚服务、办事高效”的服务思路,为全辖34个网点配备厅堂办公场所,由运营主管轮值大堂经理,大堂经理“面对面”“手把手”为客户提供全流程服务指导,并在每日晨会中进行情景演练、学习文明用语等,提升全员服务意识和规范服务水平,着力提升客户体验感。同时,持续延伸服务触角,加强外引内联,广泛开展宣传服务工作,在辖内乡镇建立流动金融服务站,多维度开展“千村万户金融行 惠民服务零距离”活动。网点负责人每周利用至少2天时间深入农村,掌握第一手资料,不断满足新农村客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金融需求,截至3月末,已建成163家流动金融服务站,让村民足不出户、足不出村就能办理金融服务。(通讯员 付亚雄 穆旺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