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故城金融监管支局深入贯彻上级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要求,部署7项务实举措,构建全链条金融消保工作体系,全力守护县域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一是构建行为监管长效机制。建立常态化督查机制,通过定期巡查,聚焦金融机构经营行为合规性监管。同步组织全员参与市级消保投诉系统实操培训,建立“监测—处置—反馈”全流程数字化监管平台,着力提升监管队伍专业化处置效能。
二是强化双向考核指挥体系。充分发挥消保评价与高管履职考核“双驱动”作用,构建“评价指标科学化、结果通报透明化、问题整改责任化、机制优化长效化”的闭环管理模式,将消保工作成效与机构评级、高管考评深度挂钩,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
三是完善三维联动信访机制。深化已建立的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监管部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横向联动,统筹化解金融领域矛盾纠纷,提升信访处置效能。
四是开展中介乱象专项治理。牵头组建由市场监管、公安、金融机构等多部门参与的联合治理工作组,建立“线索排查—联合执法—风险研判—长效管控”工作链条,重点整治虚假宣传、违规代理等乱象,净化县域金融服务市场。
五是夯实纠纷多元化解基础。联合县政府办、县司法局、县法院等单位,推动县域金融纠纷调解组织标准化建设,建立“调解+仲裁+诉讼”衔接机制,降低维权成本,提升金融消费纠纷化解效率。
六是创新基层金融宣教模式。建立“社区乡村双包干”常态化宣传机制,利用创新“小票大作用”特色宣传载体,以银行机构营业网点排队叫号机的小票为宣传媒介,把叫号机打造成普及金融知识的宣传阵地,宣传效果明显增强。
七是深化弱势群体金融服务。对低收入群体、新市民等重点人群开展金融需求调研,推动金融机构开发专属信贷产品、简化服务流程,通过设立乡村金融服务站、开通绿色服务通道等举措,实现精准滴灌式金融服务供给,切实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与满意度。
通过7项措施系统实施,河北故城金融监管支局正着力构建“监管有力度、治理有深度、服务有温度”的县域金融消保生态,为区域金融稳健发展筑牢消费者权益保护屏障。(通讯员 齐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