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堵门缝”到“防未然” 深州农商银行强化纪检监察筑牢党员干部廉洁防线
来源: 长城网综合  李婷
2025-05-19 16:53:22
分享:

  “把A4纸卷成条塞门缝,是为了挡住飞絮钻进来。”近日,深州农商银行纪检监察室一名员工“生活小插曲”,引发了关于纪检监察工作的深刻思考:与其等“飞絮”堆积成患再清理,不如提前堵严“门缝”;同理,纪检监察工作更需秉持“防患于未然”的理念,从源头筑牢党员干部“廉洁防线”,守护金融生态的“朗朗乾坤”。

  堵漏洞:以“显微镜”视角筑牢基础防线

  飞絮能乘虚而入,源于门窗的细微疏漏;腐败行为的滋生,往往始于制度、思想与监督的“缝隙”。深州农商银行纪检部门坚持“问题导向”,以“显微镜”般的精准度排查风险,着力堵住三类“漏洞”一是紧盯制度短板。围绕信贷审批、资金划转、物资采购等关键权力运行环节,定期开展全流程“体检”,重点排查制度模糊地带、执行薄弱环节,推动建立覆盖“决策-执行-监督”全链条的制度体系,确保权力在“阳光轨道”规范运行。二是严思想松动。针对新提拔任用领导干部开展任前廉政谈话,并签订《廉政承诺书》,做到“凡提必谈、凡谈必诺”。开展集体廉政谈话,重点强调“八小时外”社交圈层廉洁风险,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拧紧思想“总开关”,防止“小毛病”演变为“大问题”。三是填补监督盲区。创新监督方式,打破地域限制,开展“嵌入式”“蹲点式”监督,重点关注“山高皇帝远”的薄弱区域

  织密网:以“立体防护”构建立体监督屏障

  堵门缝需“多层防护”——纱窗阻大颗粒、密封条填细缝、净化器吸微尘;纪检监督同样需要“多维度发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立体屏障。

  一是筑牢思想屏障,拧紧“总开关”。通过组织参观警示教育馆、召开典型案例剖析会、开展廉洁主题党日等活动,强化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推动廉洁自律从“要我做”转化为“我要做”,形成“不想腐”的内在自觉。二是织密制度屏障,扎紧“铁笼子”。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明确权力边界与操作流程,同步加强制度执行监督,对“暗箱操作”“权力寻租”等行为“零容忍”,以刚性约束确保权力规范运行,形成“不能腐”的制度保障。三是强化技术屏障,架起“探照灯”。运用员工异常行为排查、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对党员干部行为轨迹、资金流向、社会关系等数据进行动态监测与智能分析,精准识别异常信号,实现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形成“不敢腐”的科技威慑。

  优生态:以“标本兼治”涵养清风正气

  飞絮扰人,本质是生态环境的短板;腐败滋生,往往源于政治生态的污染。深州农商银行纪检监察室坚持“破立并举”,从根源上净化金融政治生态。一是培育廉洁文化。弘扬清风正气,选树“廉洁标兵”“合规先锋”等先进典型,通过廉洁故事分享会、家风主题宣讲等活动,推动廉洁文化融入日常、化风成俗,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价值导向。二是畅通监督渠道。搭建“线上+线下”立体举报平台,开通“廉洁监督直通车”,鼓励员工、客户及群众参与监督,让“千里眼”“顺风耳”覆盖监督全场景,凝聚全社会参与的监督合力。及时更新党员干部廉政档案,实现“一人一档”动态管理,为干部选拔任用提供廉洁依据。三是“堵门缝”的生活智慧到“筑堤坝”的监督实践深州农商银行纪检部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监督延伸至信贷审批的暗角、客户服务的细节、基层网点的末梢,让廉洁防线在未雨绸缪中如磐石般坚不可摧。  

  下一步,该行将持续深化“防未然”监督理念,以更实的举措、更严的标准、更优的生态,让清风正气成为深州农商银行最亮眼的“金融名片”,为服务地方经济、守护民生百业注入“廉洁动能”。通讯员 李婷

关键词
深州农商银行
责任编辑:杨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