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推动县域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新河联社以深化“一池两新万企”行动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县域金融机构支农支小主力军作用,将绿色金融作为“金融五大文章”的核心落笔点,精准灌溉县域绿色经济发展沃土,为低碳转型与生态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精准施策,破解低碳企业发展瓶颈
扎根新河的“专精特新”企业华曙公司,深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研发与生产领域,其产品涵盖高能量密度电池箱体等800多个绿色品类,广泛供应北京新能源汽车等龙头企业,是区域推动新能源产业升级、践行“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然而,在技术迭代加速与智能制造低碳升级的浪潮中,企业面临发展资金瓶颈:一方面,低碳钢板等环保原材料采购需大额资金垫付;另一方面,绿色生产工艺研发与节能设备更新的资金缺口,制约了企业低碳转型步伐。
新河联社在“一池两新万企”行动中,将绿色项目作为信贷支持重点。专项服务队深入企业摸排绿色发展需求,基于华曙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良好经营历史与广阔市场前景,突破传统信贷模式束缚,针对性优化绿色金融信贷审批流程,开辟绿色信贷“绿色通道”,为其量身定制500万元绿色信用贷款。该笔资金精准投向原材料采购与低碳生产技术改造,为企业搭建低碳生产线、建设绿色智慧工厂提供了关键资金支撑,让绿色发展理念落地有了坚实保障。
服务升温,护航全链成长
新河联社对绿色金融的支持不止于资金注入,更延伸至企业绿色发展全链条。行动中践行“绿色伙伴银行”理念,将服务深度融入企业绿色转型各环节:开通对公结算绿色通道,保障低碳项目资金高效流转,降低企业资金使用成本;客户经理主动上门当好“绿色金融顾问”,“面对面”解读国家绿色信贷政策、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惠企政策,协助企业优化财务管理体系,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让企业在低碳转型路上少走弯路。
成效彰显,共绘创新图景
在新河联社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下,华曙公司发展引擎被充分激活。通过低碳原材料采购与生产工艺升级,企业碳排放强度显著降低,年产2000万套车桥件中,高能量密度电池箱体等绿色产品占比提升30%,成为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低碳标杆”,企业凭借优异的环保性能与产品质量,成功与长城汽车达成长期合作,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县域企业绿色转型树立了典范。
下一步,新河联社将坚守“服务三农、小微和地方经济”定位,把绿色金融贯穿“一池两新万企”行动全过程,以更饱满的热情、更优质的服务润泽千企万户,在守护绿水青山、驱动科技创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谱写更多银企携手、共兴共荣的动人篇章。(通讯员 宋鹏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