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至24日,灵寿县财政局在县委党校举办的2025年度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涉农及财会政策培训中,审计人员以“强化审计监督,规范村级财务”为主题开展专题授课,结合审计实践案例与实操要点,为全县279个行政村的支部书记、报账员及乡镇财政工作人员厘清审计逻辑,明确规范方向。
一、授课核心:锚定审计重点,拆解监督逻辑
审计人员围绕村级财务审计核心维度,结合相关制度法规,系统拆解监督关键抓手:
1. 制度执行审计:聚焦“流程漏洞”核查,通过比对岗位分工与记账凭证,看“不相容职务分离”是否落实;查阅银行记录与开户资料,排查公款私存、多头开户;追溯大额开支审批痕迹,确认民主决策程序是否到位。
2. 收支管理审计:收入端比对承包合同、收款收据与进账单,核查资金是否全额入账,有无坐收坐支、设“小金库”;支出端审核原始凭证,识别白条入账、虚列支出等问题,重点盯防专项资金挤占挪用。
3. 工程与资产审计:紧盯工程“招投标—合同—验收—付款”全流程,核对相关文件查处虚假招标、虚报工程量;核查资产发包程序与定价,防范低价承包等损害集体利益行为。
4. 监督机制审计:核查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资格、审核签字真实性与印章管理规范性,检查村务公开是否“逐项逐笔”,杜绝监督“空转”。
二、案例警示:剖析典型问题,明确红线边界
审计人员结合典型案例,解读违规后果:以某村自制收据列支3万元办公费且无明细,因白条入账被处罚;某村支书未经招标低价发包机动地,被责令解除合同、追回差价并追责;某村会计挪用扶贫资金,不仅退赔还被追究刑事责任。通过“案例+法规”,让参训人员明晰红线。
三、实践建议:联动审计与管理,构建长效机制
审计人员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各村对照审计要点完善制度,规范凭证、合同等基础工作;二是乡镇财政部门提前介入工程立项、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强化事前防范;三是推动审计问题与整改、考核挂钩,定期“回头看”,将审计监督转化为规范管理的常态化动力。
此次在县委党校开展的专题授课,精准结合审计视角与实操需求,为参训人员搭建“懂制度、知风险、守规范”的认知框架,为村级财务管理提质与审计监督落地奠定基础。(孙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