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赵县,蝉鸣阵阵,空气中弥漫着对金秋的憧憬。近日,随着一封封大学录取通知书陆续送达当地农家院落,一批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即将凭借“教育通行证”,开启人生崭新篇章。在这些学子追梦的路上,赵县联社的助学贷款正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他们坚实的“垫脚石”。该助学贷款无需抵押,享受财政贴息政策,且最长可享受22年的缓还期限。这一系列举措,切实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入学难题,让每个孩子的大学梦不再因“钱袋子”而受阻。
谈及申办流程,乡亲们总怕“跑断腿”,为打消这一顾虑,赵县联社积极行动,砍掉冗余环节,只需 “一网三点” 即可实时办理。通过线上填表,动动手指即可取代线下“跑腿”,登录河北省生源地助学贷款系统(手机 / 电脑均可),30 分钟填妥信息,系统自动预审资质。线下签约方面,只需带齐“两表两证”(申请表+困难表、身份证+录取通知书),一次跑办即可完结,其间,联社专员全程陪同签约,最快1小时内办结。签约完成后,静待资金到账即可:省内高校由学校自动对接;省外学子只需短信转发“回执验证码”,10月前贷款直打高校账户。
助学贷款不仅是金融工具,更承载着年轻学子对未来发展的希冀。它打破了“因学致贫”循环链,让知识变现周期与经济偿债周期精准匹配,避免“举债读书,打工还贷”的恶性循环。同时,它激活了县域人才回流引擎,22年的贷款周期,暗含着“他日学成报桑梓”的期待。此外,还构建了“信用启蒙”第一课,通过还款履约,帮助年轻一代筑牢信用意识。
蝉声渐弱,秋意初显。在赵县联社35个网点里,绿色的“助学贷专窗”已悉数亮灯。他们深知:每一笔贷款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求学圆梦的决心,一个少年孤注一掷的远方。(通讯员 武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