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课标·析真题·创命题·促反思——石家庄市第十六中学高中化学组开展“以说题促教研,原创命题展智慧”主题教研活动
来源:  齐慧粉 郝建茶 黄志宏 王艳虹
2025-04-25 10:24:06
分享:

  为深化高中化学教学研究,提升教师命题能力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石家庄市第十六中学高中化学教研组于4月9日开展了“以说题促教研,原创命题展智慧”主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化学教研组长郝老师主讲,全体高中化学教师参与,聚焦“原创命题”的实践与反思,以教材课后习题为切入点,探索命题设计的科学性与创新性。

  课程标准是命题的根基。活动伊始,全组教师一起研读《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郝老师重点分析了“学业质量水平”和“学科核心素养”对命题的指导意义,原创命题需遵循以下原则:‌

  基础性‌:立足教材,覆盖必备知识;‌

  情境性‌:联系生产生活,体现化学应用价值;‌

  探究性‌:设计梯度问题,考查高阶思维能力;‌

  创新性‌:突破传统题型,展现学科融合趋势。

  “无情境不命题”的导向下,近年高考真题更多关注社会热点与科技前沿,如“碳中和”“新型电池材料”等,是原创命题的鲜活素材。“真题分析”环节,全组以近年新高考河北化学卷为例,拆解试题的考查要点与命题逻辑。深入体会高考真题呈现的三大特点:

  “真实情境驱动”‌:如“工业废渣提取”“药物中间体制备”等情境化命题。   

  “小切口,大纵深”‌:例如,以“酯化反应”为载体,串联有机合成路线分析、同分异构体;  

  “模块交叉渗透”‌:融合物质结构、元素化合物、反应原理、有机化学等学科知识,考查综合素养。

  通过对比历年真题,大家总结出“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命题趋势,在原创命题中要注重知识网络的系统性构建。

  原创命题研讨环节,郝老师以‌选择性必修三教材课后习题‌为素材,展示了一道原创命题。原题为一道关于“羧酸衍生物性质”的基础题,郝老师简单介绍了自己的思路:

  素材拓展‌:教材中“乙酸乙酯水解反应”的实验装置、操作及现象;

  情境设计‌:引入“生物柴油制备”的工业背景;创设“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反应产率影响”的任务;

  问题分层‌:设置“辨识反应类型→设计实验方案→优化生产工艺”三级问题链,兼顾基础与拔高。

  送完上届毕业班的李老师对上述问题设置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就高考有机化学命题中的重要考点做了归纳和补充:仪器名称、化学用语、平衡理论、原子结构、简单计算……等,然后她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举例自己对高考真题改编和试题命制时的策略和方式,进行了详细补充说明。齐老师就正在进行的有机模机块专题教学与课后习题的有机结合训练展示了自己的做法。     

  大家研讨后认为教材习题和高考原题是命题的“宝库”,将“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探究”,善于挖掘其延伸价值是一条不错的原创途径。

  在“命题反馈与反思”部分,原创试题的试做反馈与学生答题中的典型错误,引发了全组的热烈讨论。针对“如何平衡试题难度与区分度”这一问题,教研组达成共识:

  难度把控‌:依据学情调整设问方式,避免“一步卡壳,满盘皆输”;

  评分标准‌:制定分层赋分细则,避免唯一性;

  模块综合‌:设问关注思维分层或递进过程,提升命题广度。

  原创命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磨刀石”。‌研课标,析真题,创命题,“说题”教研,促使全组深入反思,在今后教学中精准把握教学方向,尝试以命题反哺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由‘解题’走向‘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次活动“有理论、有案例、有实操”,为日常教学与备考提供了新思路。后续,高中化学教研组将继续实践命题教研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通讯员 齐慧粉 郝建茶 黄志宏 王艳虹)

关键词
十六中 四十二中
责任编辑:孟轩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