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师命题设计与教学实践能力,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第十六中分校)高中数学组于4月2日开展了“以题促教,以研赋能”的主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就刚结束的指课网培训,从高考题目特点及变化、组题方向两个方面做了分析讲解。
首先,通过指课网2天的培训,宁老师总结了近5年数学高考的题型演变趋势,发现高考题目更加注重创新;接着结合2024年新课标I卷、新课标II卷和2025年八省联考的数学试题,可以看出函数与导数、解析几何的占比依旧很高,原来解答题中的6大题型并没有删除而是融合了,目前的情况是融合在最后一道压轴题中,新课标卷打破以往的命题模式,灵活、科学地确定试题的内容和顺序;最后给出高考复习的一些策略:深化核心概念、加强知识联系、重视兄弟知识点、回归课本、重视错题。
为了应对这种变化,与时俱进,作为老师必须研究新教材,新课标,研究什么样的题适合自己的学生,什么样的题目更有价值。对此,高二数学备课组指出好的题目一是能体现重点知识、主线知识;二是能体现重要的思想方法:多思少算;三是概念不清导致出错频率高的基础题。只有明确了题目的好坏,才能出一套有水平的检测试卷,试卷不仅是显示出题人的水平,而且要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还要能够评价学生每一阶段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因此,每一道题目都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将题目的来源分为选题(课本题、高考题、易错题、模拟题)和编题(改编题、原创题)两部分。
1、选题:以陈为主,进行精选,提倡积累。
(1) 课本题:是母题、是题根、是考题生长点;
(2)模拟题:从各地模拟题中筛选;
(3)易错题:来源于以往的作业和考试,突出纠错;
(4) 高考题:体验高考,感悟高考出题人的思路想法。
2、编题:以新为主,适应、迁移、运用、指导
(1)原创题:如用“定义法”原创;
(2)改编题:用课本题、高考题、模拟题改编;
题目的选择是考查教师对高中数学整体内容的掌握以及对高考题目的研究情况,题目的选取要适合学生的发展规律,要适合自身的教学现状。
此次活动使全体数学老师对高考命题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也激励着老师们转变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发现问题,对今后的教学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同时老师们更加清楚如何选题组题,也更加坚定了今后教学中的前进方向。(通讯员 宁立丹 王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