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贷款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借贷习惯。然而,在便捷背后,非法网贷的“高利贷”“套路贷”陷阱,以及由此引发的信用风险,正成为威胁群众金融安全的隐形利刃。作为扎根乡土、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赞皇联社以责任为盾、以行动为剑,在守护群众信用安全的战场上,奏响了一曲坚实有力的“护航之歌”。
下沉一线,织密信用风险“防护网”。“老乡,这传单上的‘低息贷’可不能信,你看这费率换算下来,年化都超过36%了,是妥妥的高利贷!”在乡村集市的金融知识宣传展位前,赞皇联社的“红马甲”志愿者正拿着案例手册,为广大村民讲解网贷陷阱。这样的场景,在农村集市、田间地头、社区广场已是常态。
农村地区是网贷风险的多发区——部分村民金融知识薄弱,容易被“门槛低、放款快”的噱头吸引,一旦陷入非法网贷,不仅会背负沉重债务,更可能因逾期留下不良信用记录,影响后续生产经营和生活。为此,赞皇联社将宣传阵地前移,组织客户经理、志愿者深入村庄、社区、企业,通过“金融夜校”“集市宣讲”“案例情景剧”等接地气的方式,揭露“无抵押、零担保”“套路贷”的真面目,教大家辨别正规贷款与非法网贷的区别:看平台是否有金融牌照、看利率是否透明合规、看合同是否暗藏陷阱。对村民提出的“手机上收到的贷款短信能不能点”“网贷逾期会不会影响征信”等问题,工作人员逐一耐心解答,让“审慎借贷、守护信用”的意识像种子一样在群众心里扎根。
创新服务,筑牢正规借贷“主阵地”。防范非法网贷,既要“堵”,更要“疏”。赞皇联社相关负责人表示,群众选择网贷,有时是因为正规渠道的服务未能及时触达。为此,赞皇联社立足“小额、分散、便捷”的优势,推出一系列贴合群众需求的信贷产品,让正规借贷服务成为群众的“第一选择”。
针对农户春耕、秋收的资金需求,联社为客户提供“惠农快贷”“新农速贷”等金融产品,手续简便、利率优惠,客户经理上门收集资料,最快3天就能放款;针对创业期的青年,可提供“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产品,无需抵押即可获得额度,随借随还。金融产品不仅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更以透明、规范的服务,挤压了非法网贷的生存空间,让群众在需要资金时,首先想到的是家门口的信用社。
网络时代的信用守护,是一场持久战。赞皇联社始终牢记“立足三农、服务地方”的初心,以贴近群众的宣传、便捷规范的服务、联动共治的担当,为群众撑起一把“防风险、护信用”的保护伞。在这场行动中,赞皇联社不仅是金融服务的提供者,更是信用理念的传播者、群众权益的守护者,用实际行动让“珍爱信用、远离非法网贷”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每一份信用都得到珍视,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在安全的金融环境中稳步前行。(通讯员 范素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