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衡水市武强县豆村镇西岔河村村北,衡水晟昊牧场有限公司的牛铃叮当作响。负责人崔志斌抚摸着新引进的安格斯牛犊,脸上绽开笑容:“这笔‘救命钱’来得太及时了!”就在半月前,这位扎根乡野二十载的“牛司令”还因饲料涨价、棚舍修缮等资金缺口急得彻夜难眠。
一线走访。李文玉 供图
武强农商银行小范支行在“一池两新万企”行动走访中精准捕捉到这一需求。支行行长带领信贷团队实地勘查牛舍,发现牧场虽设施老旧,但肉牛存栏量稳定、防疫记录完善,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通过“惠农快贷”绿色通道,10万元信用贷款1小时内直达账户,刷新了农户融资的“武强速度”。
在武强县像崔志斌这样的新型职业农民正成为乡村振兴主力军。但融资难题始终如“三座大山”,传统信贷“看砖头不看牲口”,信用贷款额度常止步5万,审批周期动辄十天半月。为突破这一瓶颈,武强农商银行通过“整村授信+产业图谱”模式全域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目前已累计投放“惠农快贷”7500余万元,让1200余户农户赶上春耕秋收的“农时”。
在衡水晟昊牧场有限公司,新安装的智能项圈正在收集肉牛生长数据,这些信息未来将成为融资的重要参考。从“看砖瓦”到“识牛羊”,从“等客来”到“上门办”,武强农商银行的实践印证,当金融创新扎根乡土,就能催生“一头牛牵出一条产业链”的振兴奇迹,这样的“及时雨”,在武强辖区的广大经营主体期待下得更透、更广。(通讯员 李文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