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行“深耕乡村市场、践行普惠金融”的战略部署下,为切实解决基层群众在粮食补贴领取、社会保障卡办理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近日,在武强农商银行业务拓展部带领下,留贯支行与周窝支行协同联动,组建专项服务团队,深入豆村乡闫五门村开展“金融服务进农家”便民行动。通过现场办理解锁银行卡、开通免费短信通知、上门办理社保卡等精准举措,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用实际行动诠释“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赢得了当地村民与村干部的一致好评。
一线服务现场。王文 供图
提前部署,精准对接村民需求
闫五门村地处豆村乡东南部,60岁以上老人占比近40%,青壮年多在外务工,留守村民以务农为主,粮食补贴是家庭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前期,在日常走访中发现,该村多位村民反映粮补资金长期未到账,经核查,主要原因是村民手中的粮补专用银行卡因长期闲置被系统自动冻结,导致补贴发放通道“梗阻”。此外,部分高龄、特殊村民因行动不便,始终未能办理社会保障卡,影响了医保报销、养老金领取等民生服务的正常享受。
“这些问题看似是‘小麻烦’,却是关系村民切身利益的‘大事’。”留贯支行行长在专项会议上强调。为高效解决问题,两支行迅速成立由业务骨干组成的“联合服务团队”,提前与闫五门村“两委”对接,通过村委会广播、入户走访等方式,逐户摸排存在银行卡冻结问题的村民信息,登记姓名、银行卡号、联系方式等关键内容,最终梳理出30户粮补发放受阻家庭;同时排查出3户因行动不便未办理社保卡的特殊家庭,为专项服务奠定了精准基础。
现场办公,破解粮补发放难题
当天清晨,“联合服务团队”携带移动终端、打印机、业务单据等设备,驱车前往闫五门村,在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临时服务点。刚到现场,早已等候的村民便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诉说着自己的困扰。“我这卡一年没动过,前阵子去镇上银行,人家说要本人来解锁,我腿脚不利索,一直没办成。”72岁的闫大爷拄着拐杖,手里紧紧攥着泛黄的银行卡,满脸焦急。
“大爷您别着急,今天我们就在这儿给您办!”工作人员一边安抚村民情绪,一边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核实身份、核对卡号、系统操作、签署确认单……每个环节都紧凑高效,平均10分钟就能完成一户的银行卡解除终止手续。针对部分村民忘记密码的情况,工作人员耐心引导他们通过移动终端重置密码;对于视力不佳的老人,更是逐字逐句念读单据内容,确保村民清楚知晓每一项操作。
“好了大爷,您的卡已经激活了,这月的粮补过两天就能到账。”当工作人员将处理好的银行卡交还给客户时,老人激动地连连道谢:“真是太谢谢你们了!不用跑远路,在家门口就把事儿办了,比亲人还贴心!”截至中午,服务团队共为28户村民成功办理解除银行卡终止手续,所有粮补发放通道全部打通。
贴心延伸,开通账户变动“提醒器”
为让村民实时掌握粮补到账情况,避免因“不知情”再次引发焦虑,服务团队同步推出免费短信通知服务。“这短信不收费,只要您的卡进钱了,手机马上就会收到短信,上面写着多少钱、什么时候到的,一目了然。”工作人员向村民们详细介绍服务功能,还特意针对老年群体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操作说明卡。
“我眼神不好,智能手机也玩不转,有了这短信,就不用老麻烦孩子查账了。”村民李大妈听完讲解,当即申请开通服务。对于部分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工作人员还主动记录下其子女的联系方式,帮助绑定亲属手机,确保补贴到账信息能及时传递。当天,共有49户村民开通了免费短信通知服务,实现了粮补到账“看得见、摸得着、心踏实”。
上门服务,打通社保办理“最后一米”
“我家老伴儿瘫在床上好几年了,一直没办社保卡,看病报销特别麻烦,你们能想想办法吗?”中午,村民闫大嫂找到工作人员求助。针对这类特殊情况,服务团队早已制定预案——由两支行各抽调2名业务骨干组成“上门服务小分队”,携带社保卡信息采集设备,为行动不便的村民提供入户服务。
在闫大嫂家,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为卧床的老人采集人脸信息、录入指纹,全程动作轻柔,生怕惊扰了老人。“您别动,看镜头这儿,对,保持一秒……”工作人员半蹲在床边,耐心引导老人配合采集,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最终为客户开通了社保卡业务。
民心所盼,服务所向
此次专项服务行动,共为闫五门村30户村民解决粮补发放难题,新发放社保卡35户,为49户开通免费短信服务,为3户特殊家庭提供社保卡上门办理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普惠金融”理念。
闫五门村党支部书记在活动总结时说:“银行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送到百姓家中,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更暖了老百姓的心。这才是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留贯支行与周窝支行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此次行动为契机,建立“乡村金融服务长效机制”,定期深入各村开展便民服务,持续关注村民在金融领域的需求,让更多村民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暖流。(通讯员 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