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2025年10月29日,高中历史政治组以必修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例,开展“问题链教学法”专题教研活动,深入探讨以问题驱动思维、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的路径与方法。全体高中历史政治组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梁昱菲老师主持。

解码问题链类型 精准把握教学导向
本次教研梁昱菲老师首先明确了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链的五大核心类型及特征,如探究型问题链以主题任务为核心,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递进式问题链遵循逻辑规律,由浅入深引导思维进阶,诊断型问题链直击教学重难点与学生易错点,迁移型问题链融合跨学科思想,总结型问题链则助力知识体系构建,通过梳理能够为教学设计提供精准指引。同时,梁昱菲老师强调,问题链教学法对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作为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载体与抓手,问题链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政治概念,构建严密思维体系;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设计,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
探索实践路径 赋能课堂提质增效
针对问题链教学的落地实施,梁昱菲老师提出五大路径。融合信息技术创新提问方式,借助多媒体资源打造情境化课堂,提升学生参与度;实施分层提问,设计基础、进阶、拓展三类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精心构建思维阶梯,将复杂知识拆解为关联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提升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项目式教学,如设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单元为实践案例,可以采用“史上最强创业团队——中国共产党”创业计划书、“强国有我”项目企划等活动,增强问题的实践性与探索性;强化问题反馈,不仅关注答案正误,更注重引导学生反思思路、分析原因,深化知识理解。
分享结束后,教研组长张婷婷老师作总结发言,她指出,问题链不是“问题的简单堆砌”,而是“思维的阶梯式设计”,其核心价值在于为学生搭建思维进阶的脚手架。在教学实践中,以大单元为课时,设置一系列高阶性问题是我们可以尝试和努力的方向。
此次教研活动为高中政治历史教学注入新活力,通过问题链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明确了以思维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方向,为提升思政课堂育人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梁昱菲 张婷婷 王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