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石家庄市第十六中学高中历史政治教研组在组长张婷婷老师的组织与主持下,成功开展了以“新教材、新课标解读”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本次主题教研活动旨在深入理解新课标的理念与结构,准确把握新教材的编写思路与内容变化,推动高中历史与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优化,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与育人成效。
本次主题教研活动,张婷婷老师以《纲举目张:新课标五维驱动高三一轮通史复习》为题,结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备考教学实际对新教材、新课标进行解读。张婷婷老师从“总览——纲举目张的复习理念”出发,依次阐述了“唯物史观——筑稳思想骨架”“时空观念——搭建纵横坐标”“史料实证——注入血肉细节”“历史解释——提升思维高度”“家国情怀——升华价值底色”以及“实战与升华——让项链熠熠生辉”共七个维度的教学策略与实践路径。张婷婷老师强调,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渗透,引导学生构建系统、立体、深刻的知识体系。
在交流研讨环节,高中政治组杨容贵老师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在张老师讲解唯物史观部分时提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私田现象,而高一政治教材中页指出原始社会晚期已出现剩余产品与私有财产,并导致贫富分化。土地作为私有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意味着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出现土地私有?这一提问充分体现了历史与政治学科间的内在联系与跨学科融合的必要性。随后,高中历史组的张婷婷老师和陆永杰老师分别从历史学科角度予以回应。两位老师结合考古成果与文献记载,指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需从生产力发展、社会组织演变等多维度综合理解。这一互动不仅拓宽了教师们的学术视野,也增强了学科间的对话与协作。其他教师也踊跃发言,结合各自学段的教学实践,分享了对新教材的理解与教学建议。全组老师一致认为,新教材内容更注重情境设计与价值引领,新课标则进一步强化了素养导向和以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通过问题驱动、案例研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维活力。
本次主题教研活动气氛热烈,思维碰撞频繁,不仅深化了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的理解,也为后续教学实践的改进指明了方向。高中历史政治教研组将继续推进此类主题教研,凝聚集体智慧,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共同推动学校人文学科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张婷婷 梁昱菲 王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