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石家庄市第十六中学初中英语教研组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开展了以"人工智能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深度融合"为主题的五月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从真题解读、痛点突破与AI赋能三方面展开。在活动中,教师们积极分享了AI技术的前沿学习成果和教学实践心得,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创新应用AI工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与复习效率。
教研组结合AI技术对近年中考英语真题展开深度分析,通过智能算法精准梳理出三大命题规律:听力部分场景对话占比提升12%,阅读理解科技类文本出现频率增长18%,书面表达更侧重情境化写作。基于AI大数据预测,2025年考点将呈现"传统文化数字化表达"等新趋势。教研组运用Deepseek平台建立智能题库,自动生成考点热力图,并借助WPS AI制定个性化复习方案。技术显示,学生易错点集中在时态转换(错误率34.7%)和长难句分析(错误率28.1%),这些发现为精准复习提供了数据支撑。
针对学生在英语复习中普遍存在的知识点碎片化、复习效率低下等痛点,教研组创新性地提出"智能跨教材话题重组"策略。借助AI语义分析技术,对七至九年级6本教材进行深度挖掘,将内容智能重组,形成包含核心知识点、典型例句的系统化知识图谱。同时利用Kimi智能助手自动生成跨单元思维导图,使复习效率提升。此外,AI系统还能根据学生错题数据,智能推荐相关联的跨教材知识点,实现精准补弱。这种"人工+智能"的整合方式,使知识框架的建构更加科学高效。
活动重点探讨了AI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推荐了多款实用工具,如Kimi、豆包、文小言等智能助手,以及纳米搜索、腾讯元宝等资源平台。此外,WPS AI+和Office AI的办公辅助功能,以及ima+、Deepseek等个性化学习工具,为教师备课和学生自主学习、复习提供了新思路。这些工具的有机组合,正在重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
初中英语教研组长梁彦玲老师指出:AI技术为英语教学带来了革新机遇,能够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效率。但她也提醒师生要避免三大误区:一是直接获取AI答案却不思考;二是学习碎片化缺乏系统规划;三是过度依赖AI而忽视课本和真题。梁老师强调,只有合理运用AI辅助,同时保持主动思考、系统学习和重视基础,才能真正提升学习效果,推动英语教学高质量发展。
本次教研活动不仅为英语教师提供了实用的教学策略和技术支持,也为中考复习指明了方向。石家庄市第十六中学将继续推进教学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师生创造更高效、更智能的学习环境。(李菲 王艳虹)